如果让远在京城的朱由检知道甄时潭竟然如此曲解圣意,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不过,站在甄时潭的角度上,他能作出这样的判断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像甄时潭所说的那样,老朱家为了敛财确实做了不少不顾百姓死活的荒唐事。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普遍都有想尽办法积攒私财的毛病。
连皇帝都带头无所不用其极的大肆敛财,手底下的官员自然是有样学样了。
所以,才会有甄时潭的这番“高论”!
因为他压根不相信一上位就“掠之于官”的崇祯皇帝真的是为了天下百姓而下定决心整肃吏治的。
在甄时潭的眼中,朱由检这位少年天子就是一个敛财高手,在这一点上甚至大有超越其祖父万历皇帝的趋势。
甄时潭可以一步步做到陕西左布政使这个高位上,也说明他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他能看透这一次他们必须来一次“大放血”才能安然度过此关,就说明了甄时潭看待事物的眼力劲还是很到位的。
只不过,他这次看待事物的方向却出现了偏差。
因为他先入为主压根就不相信朱由检推行高薪养廉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救官、救民继而救国!
甄时潭在官场上那可是出了名的贪婪和吝啬。
可是,当他看透这一次必须得“大放血”才能过关之后,他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对于甄时潭这样一个视财如命之人,让他忍痛将积攒多年的不义之财拿出大部分上缴朝廷,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权衡利弊之下,贪财吝啬的甄时潭还是决定破财免灾。
相比于那些依旧想着死守着赃银只上缴一小部分的铁公鸡而言,甄时潭的这种做法显然要高明的多。
大部分上缴,贿赂一下锦衣卫少上缴一部分,舍大保小.........
只要人还在,钱没了可以再慢慢找补回来。
眼下不就又有一批赈灾的粮款到了吗?那就先在这方面回回本吧.........
-------------------------------------
“对了,这以后的好处单独留出来一份。”甄时潭突然想到了什么,对旁边的贾文德吩咐道:“这洪承畴毕竟是从我们陕西官场走出去的,有什么好处给人家也留上一份。”
“明白!”贾文德点了点头,颇为感叹:“洪承畴此次奉旨进京肯定是入了皇上的法眼,以后的前程无可估量啊........”
甄时潭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一定得维护好他们与已经奉旨入京的洪承畴之间的关系。
搞不好,以后再见的时候甄时潭这个陕西布政使就要反过来向曾经的下属施礼问候了。
洪承畴本是陕西的参政道,前几日突然被锦衣卫的缇骑手持皇帝密诏令其火速赴京面圣。
接到密诏的当天,洪承畴便轻装简行仅带了几个随从骑快马向京城方面赶去。
虽然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参政道怎么就突然入了天子的眼,可精通为官之道的甄时潭立即就做出了决定。
这层关系绝对不能浪费啊!
洪承畴此次进京肯定会受到重用。
所以,甄时潭特别交代贾文德:以后陕西这块的油水依旧得给洪承畴留上一份。
“这几天抓紧时间各自把要上缴的赃银账目好好统计出来吧。”甄时潭放下手中的茶盏,心疼道:“哎.......可惜了,好不容易积攒了这么些银子,这一下子得损失一大半..........”
“那这次的赈灾粮款到底是按什么比例来操作呢?”听了甄时潭的那套“高论”后,贾文德也放下了心来。
“六成吧,这次就便宜那帮泥腿子了。”甄时潭随口道:“拿出六成用以赈灾,其余四成按老规矩分。”
按照以往甄时潭定的规矩,朝廷下拨下来的赈灾粮款真正用于救济百姓的能有两成就算是不错了!
这一次,甄时潭“大发善心”直接“慷慨”的拿出六成份额用以赈灾,那可不就是让百姓“占了大便宜”吗..........
这些地方官员理所当然的压榨于民,被逼到绝路上的百姓不造反那才是怪事呢!
“报!”
甄时潭与贾文德刚刚谈好事情,一名衙役便急匆匆地前来禀报:“禀告大人,从京城来的锦衣卫官差已经入城了,现在正赶来布政使司衙门。”
“哦?这么快就到了.......”甄时潭闻言,随即挥了挥手示意衙役退下。
“藩台大人,那我先去准备一桌酒席给这些贵客接接风?”贾文德请示道。
“嗯,你赶紧去安排吧。”甄时潭皱眉道:“我亲自去迎接这些上差,面子咱们得给足喽!”
“还有,准备两千两的现银,兴许一会能用上。”
“现银?”
“对!不要银票,就准备现银。这些银灿灿的东西最适合做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