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头的热度”,其本质就是保持创作的频率。
每天100字和每周集中憋700字,哪个好?
看似差不多,实则两件事。
每天都写,不论多少都是添柴加油,锅总是热的;打鸡血式冲刺,却是喷火枪烧水,锅里刚冒泡,气就烧完了。
村上春树村上春树被誉为作家中的“劳模”,高产高质,非常稳定。
他的秘诀就是将创作当成上班打卡,像他热爱的长跑一样,靠耐心耐力,而非三分钟激情。
他在自传里说: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
写得顺手时趁势拼命多写,写得不顺手时就搁笔不写,这样是产生不了规律性的。
因此我就像打考勤卡那样,每天基本上不多不少,就写十页。
作家揭开了他的黑盒,里面既没有魔法,也没有白胡子神仙,只有日复一日,定时定量。
于他们而言,坚持不算美德,只是习惯。
每天写好100字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每天写好100字也不简单。
首先你得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还得有储备,今天写完,明天又来,如何保持思路的源源不断呢?
我一直建议,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写起,可惜很多人只局限于文学作品。
为什么不从自己的优势领域写起呢?
只有这样,才能挖深你的护城河。
优先可考虑写你的爱好和特长。
例如我喜欢写作,每天都在琢磨,自然有些沉淀。
分享出来,将输入转输出,于己吃透记牢,于人增添新知,还能结识同道,实在划算。
举一例,我思考文笔,恰好读汪曾祺,有感,随手记下:汪曾祺说文笔之妙应在“淡而有味”。
或者说,用人人都能说的语言,写出甚少这样写过的东西。
原话如下:“好的语言,都不是奇里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
汪的《受戒》里有一句—“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
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每个字我们都说过,但合在一起就不一样。
何为从容,何为意境,何为余韵,尽在字里行间。
除了优势领域,分享读书笔记也是“微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