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寂寥,晚风习习朗朗月光幽照空明庭院,投下木竹两三剪影。
“吱呀—”,琉璃庭湖微晃,微动涟漪,黑衣劲装男子推门而入。
“公子”,男子走近唤道烛火幽幽,案桌前的男子正在看一方宴帖,待其入门,恰好看完,黑衣男子走近,便抬手将宴帖递给男子。
黑衣男子接过。
“其羽,与陈伯商量好了?”
谢时颂轻问道。
其羽拱手,回:“父亲他明事理,晓我志趣,对我入都一事未曾阻拦,反倒是嘱咐我要多加锻炼。”
谢时颂听此,轻笑一声:“入都的确是个锻炼的好机会,但难免会有个三长两短,陈伯心倒是放得宽。”
其羽挠挠头,笑言:“公子说笑了,属下想去都城长长见识;一来可以丰富我的阅历,二来也可以施展我的才华,我虽自幼习武,但在淮商这么多年,也只是个小小武侍,能做公子的护卫,护公子的安危,也是我才之用处!”
其羽正色首言,眉间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主子的承诺。
陈其羽乃意气少年,一身武术练的极好,护主卫安的本领不用多言,但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淮商也只是一方小水土,去往更远的地方,是少年对成长的向往。
鲜衣怒马时少年,不言难,但凭热血铸长剑,斩万险谢时颂点点头,抬手指了指其羽手中的宴帖,笑道:“嗯,知道你很厉害,既然陈伯应了,依我答应你的,既然你家亲允许,那你就当我的手下,既如此,那是不是该替我办事了?”
谢时颂的意思算是承认其羽护身侍卫一职了,其羽笑起来,“但凭主子吩咐”谢时颂便提笔写起了回帖,边道:“杨县令派人送来一方喜帖,是其贵公子结亲,你派人下去备份好礼。”
其羽得了令,正准备领命下去,忽又抬头问道:“杨县令?
可是,主子,我们不是与他有些隔阂吗?”
谢时颂摇摇头:“恩怨不深,表面功夫该做还是得做,且我回都在即,权当最后一次会宴吧。”
其羽不再多言,领命下去,着手准备宴礼转眼便到喜宴日。
宝马雕车,绫帘绸幕,一辆悬挂“谢”字令牌的马车行至县令府。
此时的县令府,红绸喜绫,府门大开,府前聚满了前来观礼的人群,人声鼎沸,窃语笑谈,好不热闹。
马车上一男子撩帘而下,其墨发长倾,半数以蓝绸系之,身着儒白内衬湛蓝杉,腰系流云纹宽封,配坠温玉辔蓝缨,脚穿云靴。
眉目温和清秀,挺鼻薄唇,身修八尺,宽肩窄腰,风度翩翩,正是前来赴宴的谢时颂。
谢时颂拿宴帖递给门前小厮,便入了府。
府内布置更是比府外精致数倍,庭广院阔,地铺柔毯,帘挂玉珠,侍从忙服宾,婢女碌待客,众宾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谢时颂找了处偏桌坐下,周围大都是些陌生面孔,想来是捧喜酒喝的,左右不相认识,谢时颂便省去了不少互喧,多了分清净。
他自七年前自请调至淮商,所做之事大都是治水之事,疏通河道,修建河堤,至今,淮水堤修建有利,既解决了泛洪一灾,又方便了百姓灌溉,一举两得,民皆受惠。
但在他一心治水时也得罪了不少人,原淮商官员大都认为他来势大,挤压了他们建功的机会,抢了他们的功绩。
对此,谢时颂心中冷笑,只是自作自的,并不理会他人。
倘若他们真的有好好想治水重患,那样水患早被重视,那样他的父亲也不会就此殒命……罢了,如今海晏河清,社稷安定,父亲的遗志他己完成,便不去在意那些琐事。
这次宴请也不过是个形式,何必自寻烦恼。
本就是形式,又何必在意过程?
待宾客盈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府前己至的迎亲队伍。
贯贯嫁妆,喇叭唢呐,齐声便把这天闹了个遍。
新郎头戴玉璃冠,身着喜红袍,胸系喜绸花。
白马上的春风郎,端的是一表人才,仪表堂堂。
其行至迎亲轿前行礼,纤纤玉手搭上新郎腕臂,碎步生风,裙摆仙仙,红盖下的娇俏娘欲掩欲羞。
众人拍手称赞,好一个金童玉女,天作之合。
闹喜的下人在门前撒铜币,人们在门前三作两团拥在一起,呼着,抢着,欢杂声盖过了三街,与破碎墙边褴衫粗布女人怀中的婴啼哭声划开了界限。
众人关注的是热闹欢腾乐事,却甚少人在意巷边阴暗处的民生苦事。
跪天地,敬高堂,拜夫妻,礼成。
这场喜宴没有谢时颂想象的那么久,待宾客大都散去,谢时颂稍乏,正想打道归府,勘勘提步…“知州大人”,一声中年男声喊住了他,杨砚仪行至谢时颂面前,手中还端着玉酒杯。
“今日谢大人赏脸参加犬子婚宴,鄙人倍感荣幸,还望大人不要嫌弃,与我共饮这杯喜酒!”
说罢,便豪气一递,大有一副不共饮不罢休的阵仗。
谢时颂垂下眸,接下了这杯酒。
要说淮商官群中最看不起谢时颂的大概就是面前这位不惑男子了。
杨砚仪,淮商县令,当初若不是谢时颂的横插一脚,按照本来的官位晋升,这位杨县令本该升任知州一职,但因谢时颂的自请,可是硬生生与这位县令结了好大一个梁子。
虽说表面无事,但背地他可没少给谢时颂使绊子,原本这场宴,谢时颂只是看在面子上来。
可现在…专找他共饮,哪怕不计前嫌,依照杨砚仪的性格断然做不出这种举动…谢时颂端起酒杯,杨砚仪爽快的跟他碰了酒,两人一饮而下。
“哈哈哈,知州大人爽快!”
,杨砚仪拉着谢时颂唠嗑近一刻钟,最后许是看时辰不早了,便让谢时颂早些归府休息,谢时颂拱手告辞,留下挺首的背影。
杨砚仪看他归去,刚才唠嗑的光彩瞬间消失殆尽,眉间留下的是化不开的烦闷和抑郁。
宾客散尽,空席剩宴,县令府迎来了一位神秘来客。
“我己经按你的吩咐去做,你该把东西给我了。”
中年男子的声音带着一丝忧伤和生气,正是杨砚仪。
而他面前正在休闲喝茶的黑衣男子,丝毫不在意,他全身夜色,面前更是戴了乌纱笠,叫人看不清他的面貌。
“杨大人不必着急,我先替我主子确认下,确定是喝下去了?”
黑衣人悠哉问道。
杨砚仪又想起了自己做的事,强压着内心的忧郁,回“我看着他喝的,还聊了一刻钟,他没有机会吐出来”。
“当真?”
“当真”黑衣人拍拍手,笑道:“杨大人果然不负所望”说罢,掏出一瓷瓶扔给杨砚仪。
杨砚仪急忙接住,仔细一看,如释重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因为这是救命药,是杨府举府一百三十三口人的性命救药。
“一日半瓶,两日则可清完毒。”
黑衣人悠悠补了句,“另外,这事杨大人知道何该说,何不该说,你心中自有定论”,说罢,便隐入夜色,不见踪影。
杨砚仪看着手中的小瓷瓶,半是喜半是忧。
他虽与谢时颂有些许不大对付,但无论如何也不会作出毒害他人性命之事。
若非他人在他府井中下毒,害得他全府上下一百三十三人均中寒毒…若非如此他又怎会做出这般害人之事…杨砚仪将解药散在府井中,让众人饮水,等确保大家都己饮了解药,才放下心来,只是心中带着另些事,却使他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