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鼓励一部分奥尔夫人终生不育,以保证社会的创造性与活力;②极端麦卡莱主义者,基于虚无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在宇宙终极根据的缺失的背景下,任何人口再生产都没有必要,反对一切生育行为;③独身麦卡莱主义,只主张自己不生育的权利,不干预也不在乎其他奥尔夫的选择;④新麦卡莱主义,认为麦卡莱于工业时代提出的理论在后工业时代已经过时,生育年龄的推迟导致奥尔夫人无需通过终生不育来保证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但麦卡莱主义对于长者的论断仍有合理性,因此需要通过社会手段”如开展培训、开办长者学校”来提高这一部分群体的创造力。
当然,新麦卡莱主义由于其基本立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因而被许多经典麦卡莱主义者呵斥为“伪麦卡莱主义”或是“麦卡莱修正主义”。
此外,伴随着奥尔夫文明基因工程技术与生物改造技术的日益成熟,一种新的理论取向逐渐发展起来:改造主义。
他们主张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奥尔夫基因,或者通过体外阴极细胞阳极细胞的融合来实现不会导致父体意识与母体意识融合的“完美”生育。
但是,大部分的改造技术仍然没有被奥尔夫大众接受,相关伦理的束缚依然存在。
关于这一点,需要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大众化的反生育浪潮其出发点实际上与麦卡莱主义并不完全相同。
后工业时代的奥尔夫文明发展出了自由主义与个体主义的浪潮”这种精神是如此的流行以至于它几乎成为了共识”,奥尔夫的年轻者非常看重个性的解放,这与生育的结果是完全背离的,长者最终会失去原先的父体独立意识与母体独立意识,尽管这个过程是不自觉的、漫长的、温和的。
后工业时代的反生育领袖努莱夫曾在一场万人大会上直言道:长者的诞生,对于父体与母体而言是一种死亡。
不过对于这种论点,也有奥尔夫学者”鲁丁,《心理、社会与观念:再论麦卡莱主义》,第169页”针锋相对地反驳:融合只是一种演变,而非覆盖,本质上它是父体意识与母体意识的“双向奔赴”。
该学者强调长者同调、融合过程的动态性与个体的主动建构性,而努莱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