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快穿大明:我在国子监当博士精品全篇

第10章

发表时间: 2024-06-22

朱元璋专注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纸上,听完毛骧的回答后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嗯,这次的安排总体来看尚无大碍,你去告诉他们,务必把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能看到朝廷恩科的公正与庄重。”

他深知恩科制度对众多读书人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通过科举,可以使智谋超群的文人投身其中,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定。

正当毛骧欲告退时,朱元璋忽地抬手示意他留下,郑重吩咐道:“慢着,你把我批阅过的规定交给刘三吾,务必要他们严格按照上面的要求执行,不允许有任何偏差。”

毛骧领命,小心翼翼地捧着文件离去,深知此事对朱元璋的重要程度,尤其是在当前关键阶段,任何差错都可能酿成大祸。

没过多久,毛骧再次出现在朱元璋面前,恭敬地禀报:“陛下,我已经将您的修改意见交付给了刘大人。”

朱元璋听闻此言,难得地发出一阵爽朗笑声,然而在毛骧听来,这笑声虽稀罕却异常沉重,他屏息凝神,恭敬地侍立一旁。

朱元璋并未在意毛骧的存在,径直走出大殿。

毛骧紧跟其后,只见朱元璋站在大殿之外,眼神变得深邃起来,遥望着远方。

眼前的宫殿焕然一新,巍峨壮观的梁柱上雕琢着各式图纹,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朱元璋欣赏着眼前的一切,颇为满意。

因为不久后,那些通过恩科考试崭露头角的学子都将经过此处,他将亲自为他们中的佼佼者加冕为状元,这也是大明王朝开国以来的首位状元郎,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朱元璋希望通过此举,让所有参加恩科的学子成为天下士人的楷模,让全天下的士族都能真心臣服于皇权之下。

回顾自身从底层一步步崛起的经历,朱元璋深知维系士族支持的重要性。

片刻沉寂后,他转向毛骧,声音低沉而坚决:“你要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必须立即向朕报告,不得延误!”

那道指令冷硬决绝,使得毛骧只能连声应诺,随即躬身退出此地。

朱元璋则慢慢地转过身,脚步沉重地重新步入大殿之内。

……

客栈内部,沈飞始终保持沉默地静坐,期间不时有人投来探究的目光。

他风度翩翩,气质卓然,但在旁人眼里,他已不再是国子监的一员,而沦为一名平凡之士。

面对众人的审视,沈飞面无表情,只有那双眼睛透出冷冽之色。

当初刘三吾和白信韬二人将其逐出国子监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了科举事务中,这让沈飞暂且获得了相对的安全。

但他深知,一旦他们处理完科举事宜,便会找上门来寻衅滋事。

想到这里,沈飞眼神益发冰凉,身上更弥漫出强烈的杀意,他心中已经将这两人视为死敌。

在他的策略分析中,朱元璋对此次科举舞弊的愤怒将会导致刘、白二人遭受严惩,但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倘若在朱元璋采取行动之前,他们擅自将自己赶出皇城,那无疑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沈飞轻轻饮一口茶水,思绪飘渺,开始策划应对之策。

他意识到,刘三吾和白信韬身后站着的是淮西勋贵集团,近年来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以至于几乎把控了整个国子监的运作,自己在国子监的日子并无丝毫话语权和决策权。

蓦然间,沈飞想起了蓝玉,此人正是白信韬背后的最大倚仗,也是下令驱逐自己的幕后主使。

尽管蓝玉后来因狂傲自大被朱元璋施以极刑,但目前仍然是个棘手的障碍。

沈飞微微眯起眼睛,深知要扳倒这些人绝非易事。

时光荏苒,经过十多天的严谨审查、封闭命题和紧张考试,应天府内的学子们在忐忑与期盼中度过。

考试前夕,他们购买各类纸张、毛笔和书籍,连续十多天的等待充满了期待。

终于迎来了入闱闭关的日子,广大学子们忙碌而又憧憬,直至交卷完毕,有的人甚至流下了辛酸泪水。

“终于考完了!全都结束了!”

“所有的考生都已经出来了!”

“听说这次科考竟然有一万多人参加!”

“一万多人?你没弄错吧!”

“没错,老爷子,这次可是恩科盛世啊!”

街道上,刚刚从国子监围观返回的市民们议论纷纷,他们个个脸色涨红,情绪激昂。

如此规模空前的科举考试,简直是前所未见,乃至闻所未闻,一时间,万人争鸣,共赴科场的壮观场面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我们的大明王朝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先河!特别是在建国初期,南北尚未完全整合统一的情况下,竟能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实属惊人之举!接下来的盛世繁荣,恐怕任谁都难以预料,但无论如何,一定比现今更加辉煌灿烂!人们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中,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真是天助我大明盛世到来,我们终于盼到了安宁的时代!”

“国运如龙似虎,今后可无忧矣!”

“哈哈,待到揭榜之日,我也要去抢个佳婿,这么多才子,总有一个能入我眼吧!”

“老哥眼光不错,看如今朝廷急需大量人才,一旦高中进士,说不定就能做个县令,到时老哥你就是县令的岳父大人啦!”

不少家资殷实的豪门贵族甚至派出专人留守在公告栏附近,只为抓住榜下择婿的良机。

这可是大明第一次举办的恩科,意义重大,有幸上榜的学子注定将平步青云!

在一片热议声中,完成考试的学子们陆续返回。

其中一群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身着华美服饰,腰间佩带宝玉,身边簇拥着众多仆从,显然是出身高贵的江浙学子。

“李兄,此次科举,你夺魁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吧?”

“那是自然,若连我李文达的文章都不能拔得头筹,那还有谁能?哈哈!”

……

“李兄豪气干云,今日科考已毕,我们可要好好庆祝一番!”

“正是,这些日子备考可把我憋闷坏了!”

李文达与众同窗好友畅谈笑闹,他提议道:“只喝酒未免单调,何不饮酒作诗助兴?”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众人积极响应,大家未饮先醉,满面春风。

李文达笑着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随后看向店小二询问:“这里有纸笔或者墙面可供书写吗?我们今天要给你们店留下些墨宝。”

店小二早有准备,迅速取出大毛笔供他们使用:“几位才子,东面墙壁已经刷白,专候您们题诗作画!掌柜说了,今晚你们的酒菜费用一律五折,尽情庆祝!”

听到此言,众考生更是欢欣鼓舞。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李文达接过大笔,走向空白的墙壁,灵感涌现,下笔如有神助,尽管此次恩科只考四书五经而不考诗词,他依然写出一首惊艳四座的七言绝句,赢得满堂赞誉。

而这一切,都被楼上观察的朱标及其皇子兄弟们默默看在眼里。

朱标眼神中充满赞许,向身边的二弟朱樉微笑着说:“你看那李文达,意气勃发且才情出众,若他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定能成为我大明帝国的重要支柱。”

朱樉深表赞同,不住点头回应:“确实如此,他所写的那首七言绝句蕴含汉唐风采,显然根基深厚,仅仅经义考核对他来说估计难不住。”

朱标进一步表示:“照我看,他具备问鼎榜首的实力。”

然而,朱棣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大哥、二哥,虽然我不能确切看出他的诗文有何高妙之处,但我能感觉到他腹藏乾坤,有这样的自信必然有所依仗。”

朱棣直言不讳:“狂妄并非坏事,关键在于是否真有实力支撑其狂傲。

看样子这次恩科选拔将会是一场盛大的科举盛典。”

朱棣虽行事直率,却心思细腻,他的观点很快获得了两位兄长的一致认可。

兄弟几人望着楼下络绎不绝的学子身影,心中满是欢喜,因为这些都是大明未来的希望之火。

面对万名赴考的学子,他们倍感欣慰。

这场恩科盛世不仅意味着国家选拔贤能,也让身为皇子的他们感到生活更为安稳舒适。

然而朱标注意到了一丝异常,沈飞先生此刻并未参与讨论,而是静静握着酒杯远眺窗外,似乎对楼下的热闹场景并无兴趣。

这让朱标略感困惑。

朱标回忆起沈飞原是国子监的博士,但近日因故被解职,朱标通过毛骧得知了详情。

他担忧沈飞因此事而意志消沉,选择归隐山林,就像历史上很多怀才不遇之人那样,这对大明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损失。

为了挽留沈飞,朱标特意从东宫赶来。

他知道沈飞的价值所在,有许多问题还需要向沈飞请教。

于是,朱标决定透露一个预先安排好的好消息。

“先生,其实我已经向父皇禀报过,他已经同意让您到东宫教导我们这些皇子,您不必再寄居客栈。”

朱标接着保证:“在东宫内,无人敢对您有任何不敬举动,请您放心。”

朱标对此计划颇为自豪,毕竟东宫犹如一个小朝廷,能在其中担任教师的,身份地位自然非同寻常。

沈飞闻听此言,内心微微感动,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抉择是对的。

比起淮西派系那些势利之徒,朱元璋的几个皇子才是真正值得他倾囊相授的对象。

沈飞感激地道:“多谢太子关怀。”

尽管如此,他仍旧没有将目光投向楼下的学子,而是继续品酌杯中美酒,品尝盘中佳肴。

朱标再次陷入了迷惑,他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直接向沈飞发问:“先生,您现在是否有忧虑之事?如果不是,为何您对这所谓的恩科盛世如此淡漠?”

沈飞听罢,微微一笑,回应道:“恩科盛世?未必如此。

恕我直言,我并不相信。”

他轻轻摇头,眼中掠过一丝轻蔑之意,令朱标和其他皇子瞠目结舌。

“先生怎么会怀疑?数千人角逐进士之位,难道这还不够称为恩科盛世吗?”

朱标追问,脸上满是困惑,“先生持此观点,有何根据吗?”

沈飞再次笑了笑,平静地答道:“恩科盛世与否,三天之后自有分晓,诸位拭目以待即可。”

漫步在应天城主街上,几位皇子并未急于返回,仍在街头巷尾游赏。

朱标指着路上那些满脸笑容的学子,疑惑不解地对朱樉和朱棣说:“老二、老四,你们觉得先生刚才那番话什么意思?如果这都不算恩科盛世,那什么样的才够格呢?”

朱樉也是一脸迷茫,指向远处的府衙,解释道:“应天府衙不过几十人,而且大多是年迈老臣,甚至是前朝遗留。

此次科举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有能力接替他们的人才。

既然有上万学子参加,即使选拔条件再严苛,录取上千人应该不在话下吧?这么多人进入官场,怎能不被视为盛世呢?”

朱标听了朱樉的分析,困惑更深:“是啊,大家都看到了这次科考选拔规模之大,甚至连刘伯温和李善长分别代表的浙东派系、淮西派系都竭尽全力争夺主考之位,竞争之激烈可想而见。

为何到了先生这里,却有可能不认同这是恩科盛世呢?我是不是忽视了什么重要的因素?”

朱棣思索片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许先生衡量盛世的标准和我们有所不同。

我们认为入仕人数众多即是盛世,而先生可能认为入仕者需具备真正的才干方能构成盛世。

也就是说,先生可能觉得这次参加科举的学子虽然数量庞大,但整体素质不高。”

朱棣的观点让其他皇子一时语塞。

他们琢磨着,学子质量不高?这怎么可能?朱标更是连连摇头,坚称:“不可能!自从隋唐设立恩科以来,多少天下的英才都希望通过科考证明自我?当初参加科考的人数并不多,但却能诞生众多能臣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