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炕边的女人,正是周青云的母亲柳茹。
柳茹看到女儿再次开口说话,惊喜的说,“我这就去拿吃的给你。”
接着外面传来悉悉索索,翻找的声音。
片刻的功夫,柳茹拿着一个小包袱进来。
放到床头缓缓解开。
里面放着几片煮过的地瓜干。
这种地瓜干是生着切成片晾干,然后再加水煮过的,是这个时代人们的主食。
饥饿正折磨着周总,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她也不去挑剔。
拿起两页地瓜干放在嘴里,用牙磨下一点,慢慢咀嚼着。
同时脑中在想着整件事情的起因。
现在这个时代,虽然物质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但比之十多年前的那场大饥荒,要好很多。
很少出现饿死人的事件。
而原主之所以饿晕过去,源头还要从周家说起。
这个村子叫周家堡。
周家堡是冀省石市下面一个很小的村子,有百十口人,村里十有六七,都姓周。
原主所在的周家,共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
也算是村中的,一般人家。
周家的四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周富贵,周富强,周富军,周富民,两个闺女,一大闺女已经出嫁了,小闺女跑了。
原主的父亲就是排名老三的周富军,在原主的记忆中,周富军的印象已经很淡了。
原主小的时候每隔几年便能见到父亲一次,她只知道父亲是当兵的,而每次回家之后也只是待几日时间,便匆匆而去。
她最后一次见到父亲,还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给她买了新衣服,买了最爱吃的糖果,摸着她的头说,妮子就要长大了,下次回来妮子就到我这了。
然后父亲就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等她慢慢长大,才知道为什么母亲总是抱着一个小罐子在哭,她的父亲已经牺牲了,那小罐子装的就是父亲的骨灰。
后来她也知道了,周家一大家子都是靠父亲的补贴支撑着。
父亲当兵的工资很高,一半留给她母亲,另一半就补贴着这一大家子。
虽然当时还未分家,但她母亲靠着这一半的工资,两人也能生活的很好。
因为之前通讯地址只有一个,工资都是汇给周家老太的,然后周家老太再拿出一半来给到她母亲。
父亲活着的时候,周家老太也不敢弄虚作假。
后来父亲牺牲之后,抚恤金她们娘俩是一分都没有再见过。
虽然柳茹也找到村长反映过,但是周老太声称她是一家之主,所以儿子的抚恤金当然由她来分配。
因为当时还未分家,村长也没有办法。
再后来,柳茹坚决要分家,只得到了周家最早的一个老宅,就是这两间破破烂烂的茅草屋。
柳茹虽然也是嫁到农村,但因为之前有父亲的工资,一直过得很体面,也很少下地干活,不用靠挣工分养活。
现在没有了收入,手不能提,肩不能担,只能咬着牙挑起一个家的重担。
一般成人一天是10个工分,柳茹也只能打打猪草,干些轻一些的活,一天也能挣5、6个工分。平时还养几只鸡鸭,来挣些肉票,补贴一番。
家里的条件已经极为艰难,即便如此,原主的母亲也一直是让她继续读书,现在已经读到初中毕业了。
15岁的年纪,而且还是女孩子,有这个文化水平的,在农村算是极少极少了。
去年收成不好,大队分的粮食格外少,而靠她母亲挣的工分。
只分的了十几斤细粮和几十斤粗粮。
吃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余粮了,周青云平时也是极为孝顺,心疼母亲的。
能少吃一口,绝不会去多吃一口。
就这样,两人相依为命。
其实日子就算这般,俩人也是可以过下去的。
事情的起因,还是在周家的小儿子周富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