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石老大弃官从了盗,也过上了几天富人的日子。这官无为,民难升的世道,怎能安生度日?
穷的日子会让大多数人家没有了想法,安于贫穷,心想各个邻居都是穷人,心里倒也安然。这穷苦的日子只管好自己能省一口是一口,能吃两口吃一口。久而久之,这些没了想法穷人更穷,穷人的子孙注定也穷。还有些穷人不一样,石老爹省吃俭用一辈子给儿子买官做,石老大这山望着那山高,生怕别人比自己好。还有就是王冕,自幼丧父,吃尽了苦,小时候有幸见到范中天父亲藏书甚多,便一读不可收拾,范中天之后跟随石家盗墓发了些财,又跟王冕交情不错,于是助于母子二人,王冕读书很多,过了这么多年毫无功名。但不放弃连年备考,之间曲折之路如何化解,且看本回。
且说王冕,是明白之人,自知如今自己力气不似中天,胆量也不如中天,自己家中更无积累,若想吃饱穿暖必须有门路。思来想去,只有读书一路能走,暗自庆幸范伯父和他儿子中天的帮助,自幼读了些书,胸中积累了一些文墨,心想若成自己一定要厚报范家之恩,若不成一定要后人报答。
话说范中天与王冕交情甚好,适才范中天病重于身,多亏王冕跑前跑后请了大夫又请了白真人,这才鬼门关脱险。这些范中天都谨记于心,这点到遗传了父亲的忠实,对王冕更像亲兄弟一般,看到王冕整日苦读,便不时的为其买纸供墨不在话下。
且说范中天,这一病倒也使人清醒不少,与妻子蔡氏管好自家田地。蔡氏是个贤惠之人,把家里整理的干干净净,平日更是饭菜准时,衣物勤洗。范中天自叹娶了好媳妇,并时不时的给父亲母亲磕头上香。范中天把家里的大多田地租给农户,等到收租时总偏向农户家,邻里街坊感激不尽。范中天想这等年头过上这样的日子已着实难得,自然极其珍惜。
一年后,蔡氏生了一个白胖小子。范中天大喜,大摆筵席,请尽村里的稍有名望的人。村中长老陈太公,老秀才私塾先生张举贤,村东大户杨仲善,范中天心存感恩依然按照礼数请了石家庄石老三,王冕,另外两个坐陪,加上范中天,八人落座。纷纷举杯祝贺。
这陈太公最年长先开口道:范家自中天开始,便蓬荜生辉,为我田王村长尽了脸面,而今又得一子,此子长大之后定成大器,老夫代表全村之人敬中天一杯。
范中天忙回礼道:哪里敢当啊,太公是村中长老今日能来才使得我范家蓬荜生辉,家里这些全是我妻蔡氏功劳,我更无半点操心。
陈太公回道:恩,我就说这个蔡氏旺夫之命,如今果然如此。
张举贤一听说道:太公以前说的并非如此啊,和如今可是截然不同的说法。
陈太公一听不高兴道:张秀才此话差矣,我陈某虽有老眼昏花之时,但绝不是妻离子散之徒。
这句话正中张举贤痛处,话说这张举贤早年自学取得秀才,是村里几代人第一个秀才,十里八村的亲戚前来祝贺。可是自此再无其他功名,教了几年私塾却老婆孩子都养不活,最后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再没回来。
王冕一听气氛不对,赶紧言道:各位长辈,今天是我中天兄长的大喜之日,且不言其他罢,老师是我们村里的秀才,改日我定登门拜会。
张举贤一听,仰起头来一副先生的样子,说到:王冕孺子可教也。
杨忠善是村东大户,种着祖上传下的良田,更有数百棵枣树,住着祖上传下的高堂四院老屋,为人而且厚道老实。可祖上至今已是七代单传,直到杨忠善这里才育有两子。杨忠善细心养育两个孩子,盼望出人头地。此是后话。
杨忠善听见孺子可教,心里想起自己的儿子便说道:我听说王冕已读完中天家的一屋子的书,日后定成大事,回头王冕多教教我那两个儿子。
陈太公自持年老,说到:读了万卷书,也不一定能高中,王冕且在范家当个佣人有吃有喝岂不更好,不要在浪费钱财花在那知名在哪里何时功成的书上好。
陈太公说着用筷子指着张举贤接着说道:你看看这就是个例子,丢进了读书人的脸。
张举贤心中更气,但他知道陈太公只是自持年高不服输,心里想今日范府添新人之喜,且忍一回罢。
王冕一看气氛有不对,忙说:如今世道即使如此,我们村还好些,石庄人更是难过。说到转脸向石老三。
石老三家这些年白事接连,自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家中钱财所剩无几,正不解为何范家却添新人,半日一句不言,适才王冕说到石家庄,这才少气无力的回到:是啊,石庄村小还年年有逃荒之人,而今无一家人能安生度日,而且净是些沙土地,收成甚差,日子过的不易啊。说罢一生长叹。
范中天看看坐上各位,心中感慨到:好的人家都是一样的好,不好的都是各有各的不好,今日是我范家添子之喜,权且忘了那许多烦恼,尽享酒肉。
大家随声附和,共同举杯祝贺范中天。
只一会,石老三咳嗽不止,起身要走,王冕起身送之。送之门口,王冕但见这石老三与前些年大不一样,面黄如蜡,发干如草,走路全无生气。心中甚疑,送走时再三嘱咐石老三瞧瞧大夫。
剩下的几人,各自酒足饭饱之后各自回家。
这夜王冕不时想起陈太公的话,心中焦虑万分,心想若不是自己正如张举贤一般,只能在中天家当个下人,而今自己帮忙种田,只得吃个饱饭,自己母亲则在范家照顾刚生孩子的蔡氏,自己和母亲不也正是范府的下人吗,王冕越想越头疼,自己何时才能不生在范家之下呢。一连几日,焦虑不堪。
王母看出了儿子有心事,这日问道:冕儿,如今你年纪不小,中天与你同岁已育有一子,我们家无长物更无金银细软,你父亲走的早,大家见此现状也无提亲之人,幸好你读过些书能识文断字,不若你且去县里卖些字画换些钱两用于日后我们提亲。说罢眼泪溢落,好生可怜。
王冕是个大孝子,不忍看见母亲受半点苦累,而今自己无能,二十有余却一事无成,未曾混的半点功名,还让母亲受累。心中感慨,我读书满屋,断然不能干此等事情,而今只有再读书一条路能走,权且再考几回,如若不然,上吊便罢。眼中也是饱含泪水。回头劝母亲道:母亲放心,我且更加用心去读,若再不能中,我再卖字画不迟。
王母欣慰掉头道:真是委屈了我苦命的儿了,还有一事你要记得,范家对我们王家有恩,你一定要报。
王冕点头称是。
自此王冕读书更用心,日以继日,不足一年一举取得秀才头名。
范中天大喜对家人称道:我兄弟王冕果然是功名之人,入今取得秀才名头,且摆上酒席宴请村中名望。
与之前同样的地方,只是石老三因病不能前来,其他门都是原来之人。
陈太公依然率先发言道:恭喜中天啊,一年两件喜事迎门,先得一子,而今王冕又中了秀才,全是中天之福啊。
范中天笑着说到:太公此言不公啊,这全是我兄弟王冕读书用功,并无我半点功劳。
陈太公屡屡胡须笑着回到:中天说的甚是,但是也多亏了中天的鼎力相助再加王秀才的用功,老夫代表全村人敬中天和王秀才两兄弟一杯。
张举贤听了这话说道:我怎么记得太公说王冕只配当个佣人,而今中了秀才却再次改口,太公的趋炎附势,让我张举贤好生佩服。
陈太公一听将手中酒杯用力的放在桌子上道:你张举贤好歹也是个穷酸秀才,怎如此不会说话,如今王冕得了秀才,我们理应贺喜,从你身上看,这秀才也不过如此。
张举贤气不过,心想不能与此老骨头争辩便说道:我是本村第一秀才,王冕为本村第二,我来敬王冕一杯。
王冕连忙端起酒杯回到:感谢张秀才。
杨忠善心想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定要向王秀才学习,如今王冕秀才及第,好似自己儿子及第一般,心中激动多喝了几杯,平日不言语今日却说道:我来敬王秀才一杯,王秀才一定要指教我的两个儿子,恳请秀才他日去小府一聚,如若我儿中了秀才我定报王秀才恩德。
陈太公见状怎能不插言语,说道:得了秀才便罢,王秀才便可开个私塾教书为生,总算有些名头,不可再连累范家。
范中天接着说道:太公此言差异,王冕兄弟今日得了秀才名号,他日起码中个举人,我自当鼎力助之,那有连累之说。
陈太公本想着替范中天说话,谁知范中天不领情,自己急忙又说道:老夫是老了啊,中天有此觉悟,实属我村大幸。
王冕的心思一直在张举贤身上,他以前在私塾时都是听张举贤教书,心中总对其有些敬仰,但他不明白,张举贤为何一辈子只落得穷书生,他把目光转向张举贤问道:我听说老师十几岁便中了秀才,惊动一时,以老师的水平理应中了举人,为何不曾更进一步?
张举贤屡屡胡须想了一下,认真的说道:我胸之志朝天阙,怎能低头向世俗,纵是清贫无余粮,自留清白在人间。
王冕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心想自己一定引以为戒绝不能赴张举贤的后尘。
唏嘘不已,一顿酒肉,各自散去。
王冕回去思索着张举贤的话,心想张举贤此人甚是清高,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而今才落得如此清贫,如今以后为人处世定要谦虚谨慎,回想自己虽然取得了名头不输于中天,但是家中仍然清贫如洗,权且在中天家些许时日。
时值天寒地冻,大雪封门,如此缺粮少米之年怎耐得如此风寒,村里长者去世频频出现。各家都诚惶诚恐,小心度日。
王母在范家缝缝补补,洗洗漱漱甚是勤快只为了能给家里的儿子带些吃的回来。王冕闭门不出,白天窗前苦读,夜里挑灯读,正是:不管窗外雪上窗,心中只等乡试来,不顾屋中与寒伴,目中只有书来陪。
王冕自家中苦读,范中天也不断助之,不在话下。
且说村东大户杨忠善,育有两子,长子十八杨文亭,次子十五杨文苑。家里几代有枣园,几代人贩枣为生,积累了不少财物,村西和村东之间有一河之隔,若非相请,平日甚少来往。
时值春来,杨忠善遣长子杨文亭前来邀请王冕到家中一坐,王冕平日读书枯燥想也没去过杨家,正想出去走走,便跟随杨文亭来了。
进了杨忠善家中,但见:十台石阶入高堂,数十厢房在两旁,院中一个老枣树,高低不过齐门窗。
这杨府远富过范中天家,真是积累了不少财富。杨忠善看见王冕前来,忙去相迎,两人携手上了石阶步入堂屋。
王冕心中叹道,如得此宅,此生何求!
杨忠善高兴的与王冕说道:王秀才能来寒舍,我杨某真是感激不尽啊。
王冕忙回到:杨府果然气派,今日前来甚是荣幸。
杨忠善和王冕说了一盏茶的工夫,净说些不着边际的客套话。王冕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问道:听说员外家中七代单传,是在怎个说法?
但听杨忠善一声长叹,说道:怎奈先人忘了形,得罪仙人苦众生,代代白发送黑发,七代单传到如今。这杨家究竟所为何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