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姬家的天下,重新安定。
做为胜利者一方的周公旦却没有半点的喜悦之情。
为什么呢?
归纳起来,周公旦的忧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怎么避免管蔡之乱重演,第二个是怎么保证新生的王朝基业长青、国祚不衰。
咱们先说说这刚平息的管蔡之乱,周王朝在草创之初就收到了这份趁尔病要尔命的见面礼。
原因不外乎就两个,宗室内斗和前朝移民的安置问题。
解决宗室内斗跟保证国运长久有关,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至于说安置前朝移民,就地集中监管的方式己经被证明是埋炸弹了,那剩下的选项还有斩尽杀绝和分而化之。
斩尽杀绝倒是可以一招除后患。
那话说回来,有句话叫兔子急了还得咬人呢,这么做风险忒大,况且搞种族灭绝,也极不利于新兴王朝声誉和形象的树立。
如此一来,也就只剩下分而化之这一条路了。
但怎么分化?
如何化?
这个就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和谋略。
再说国运怎么长久?
这得从体制上找原因。
就宗室内部而言,传嗣没有成法,无疑是颗暗藏的政治炸弹。
君主贵族生活比较安逸,往往子嗣就众多。
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娱乐手段,那没事了干什么?
只能是造小孩,所以子嗣就比较多。
可是君王的位置就一个,但凡有人野心膨胀或者是煽风点火、骨肉相残的悲剧势必频繁上演。
在治国模式上,以史为鉴,并不是后世发明的。
周公旦就己经清醒的意识到,夏和商这两朝的政权组织形式己经不靠谱了,周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严格来讲,夏商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王朝?
更准确的表述叫部落联盟也行。
把几个部落抱成团,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譬如说夏朝,带头大哥是姒姓的夏后氏,但是这朵小红花还得需要有扈氏、有男氏这些绿叶部落的扶持,这位置才能稳当。
而一旦遇到有穷氏这类实力强劲的刺儿头,就容易发生悲剧。
商朝草创之初也曾经总结过夏王的教训,但是受时代所限,终究还是没脱离部落联盟这一个形式。
饱受戎敌欺凌的周部落就是商朝通过结盟培养的打手,哪曾想昔日的丧家之犬越打还越来劲,打着打着就跟养蛊似的把自己打能耐了,最后竟然成了商朝自己的掘墓者。
在周部落蜕变的过程中,商朝统治者心里是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一方面极尽笼络之能,先封季历为牧师,后封姬昌为西伯,期望周人能够一如既往的为己所用。
而另一方面对姬姓部落的日益强盛则感到惶恐不安,下狠手将季历囚禁至死。
据说周文王姬昌也曾经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
周易就是他被关在监狱里,百无聊赖、万念俱灰的情况下演出来的。
如此的软硬兼施,红脸黑脸轮着法的上场,但是依旧没能扭转覆亡的命运。
所以纵观夏商两朝,宗室内外野蛮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百姓生灵涂炭,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初建基业的周王朝该何去何从呢?
我认为周公旦之所以被后世尊奉为圣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官德和人格,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他对国家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谋划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近乎完美的布局。
那了有效而稳妥的解决现实和长远的问题,现实问题就是前朝遗民安置,长远问题就是国祚不衰这。
周公旦创建了两大相辅相成的国本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
什么宗法制呢?
我们解释解释,宗法制的基础就是周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探索创立的嫡庶制。
姬姓部落依靠农业兴盛,对于家业再大也架不住子嗣众多这个普遍真理,是有着切肤之痛的。
于是就琢磨出嫡庶有别的制度。
规定说了正妻所生的儿子在家族中享有优先继承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狼多肉少的供求矛盾。
但是问题解决的依然不够彻底,如果正妻太敬业,嫡子一大堆,照样会争个头破血流。
过去是个部落还好办。
家庭有矛盾,氏族解决。
氏族有矛盾,占卜解决。
对占卜有意见,那你就自然天命。
可现如今成了天下共主了,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切不可莽撞行事,那必须得有一个万全之法了。
周公旦的办法倒是也简单明了,你不是子嗣多吗?
多不要紧,你爱生多少生多少,咱们分成大宗和小宗,大宗就是嫡长子,这老大就只有一个。
老大如果不幸死的早,没关系按照排行依次补位。
大宗之外,无论嫡庶一律划定为小宗。
王朝君主称天子,大宗便是储君。
小宗你也别着急,降一级安置做诸侯,诸侯的大宗也称为太子,可以继续做诸侯。
小宗再降一级安置,做卿大夫,卿大夫的大宗就叫世子了,可以继续做卿大夫。
卿大夫的小宗也同样降一级,被安置做士,也被称为国人。
士的大宗可以继续做士,那你士的小宗呢?
对不住你降为平民,这就彻底脱离宗法圈了。
老老实实干活,自己养活自己。
天子的地盘称为王土,诸侯的地盘称为国土,卿大夫的地盘称为采邑,士的地盘称为禄田。
平民没地盘,只有一膀子力气,所以就有了“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这个说法。
或许有人觉得以出身定终身的世袭方式,这玩意儿太不公平了。
那你不妨回味一下公天下面临的纠结,如果分大小宗不是以嫡长而是论贤能,结果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你能耐,我说我本事,各有各的标准。
上哪划定一个统一的线呢?
更要命的是子嗣的脸上没写着未来,谁兴业谁败家,或许是天知地知可偏偏人不知。
只有唯出身论,才能让所有人都闭嘴。
这是最简单的一条线。
需要说明的是,宗法制所确立的世袭规则非是自动继承。
对于一些重要的官职爵位,天子的册命存在着有效期。
父亲死了,大宗子嗣想继承官职爵位,得天子点头。
重新册命才能作数。
如果天子驾崩,原先的册命即时失效,继任天子可以重新册命,也可以新官不理旧账一笔勾销。
王权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掌控少数关键位置的册命之权上,照《礼记》的说法,“就是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