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学潮流与趋向1.发展阶段(第一个十年)①1917~1919.5.4 : 准备阶段②“五西”~1926“三一八”惨案 : 思想最解放,创作最活跃③“三一八”惨案~1927“西一二”事变 : 创作一度沉寂,但开始了对于“革命文学”的理论提倡和创作的最初实验2.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时代品格·理性精神的显现①主张文学服膺于思想启蒙②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③强调以现代的科学及民主的精神去指导新文学的创作④“重新估定价值”的理性批判精神与由于“人的发现”、“文学的发现”引起的理性探索精神贯穿整个第一个十年文学·感伤情调的流行①作家们常表现苦闷感、孤独感、彷徨感②感伤成了一种精神标记,映照着“五西”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心理③是现代中国民族和文学进入历史青春期必有得情感标志和心理气氛·个性化的追求①创造社:表现自我成为自觉的文学追求②浅草社:向内,挖掘自己的魂灵③文学研究会:作品具有很强的主观性④散文小品:不拘形式·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①现实主义:最有实力的创作方法;对时代现实的关怀及其所担负的思想启蒙任务;19世纪尤其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决定性影响②浪漫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新浪漫主义;充溢着强烈的主观情绪与抒情色彩③现代主义本节其他问题1.新民体(名词解释)是梁启超在报章杂志上创立的新的散文体裁,因发表于早期的《新民丛报》而得名。
新民体是中国传统文体的一次解放,打破了古文、骈文、时文、散文的界限和宗法的束缚,是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的一种过渡性文体。
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半雅半俗,洋洋洒洒,感情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动下。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新文体影响逐渐减退,而其精华则为白话文运动所继承。
2.评述以梁实秋、朱自清、沈从文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观·梁实秋:反对以进化论的观点看待文学①主张把古今文学放在一个平面进行评判考察,他认为文学无论古今都有两个主要类别或倾向:古典vs浪漫②“古典”:健康的、均衡的、受理性节制的 “浪漫”:病态的、偏激的、逾越常规的③在这个标准下,梁实秋认为u五西文学史非常态的,极端承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没有根基,过于推崇感情·朱自清:从“为人生”到“为人民”①他认为把文学当作游戏和消遣的时代己经过去②极力反对幽默小品,时时不忘“文学有社会的使命”③抗战时期(转变):文学史张扬个性的、表现自我的;从“鼓吹民众文学”转向提倡“大众化”文学·沈从文:把文学看成对“人”的解释①通过对各种“人生形态”的表现来扩大自我,对抗和逃避他所不愿合作的现实②“乡下人”的自卑情结:使他对现代文明城市有本能的反感,期望以文学的幻想与创作给精神荒原带来某些春天的气息③与同期作家相比,沈从文更耽于幻想,趋于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