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十五年,九月初十皇后赵氏在御政殿前长跪不起,只为替兄长与孩儿赎罪。
当晚戌时,御政殿的大门终于打开了,皇后对前来搀扶的宫娥视若无睹,她背后靠着无尽的夜色,迎着眼前的煌煌巍峨的大殿站了起来,御政殿里烛火漾漾,映着明仁帝硬朗的脸。
赵慕柔穿过重重帘幕与案卷,一眼看见了龙椅上的那位陛下。
明仁帝抬起头看见了她。
赵慕柔有一双澄澈透亮的眼睛,太子也是随她,昨日在他膝下流泪的也是这样的一双眼睛,澄澈不惹尘埃。
明仁帝看见了一双没有波澜的眼睛,像是蒙在了尘埃里。
赵慕柔珠钗环绕从大殿外款款而来,向他叩拜行礼,“臣妾叩见皇上。”
明仁帝看着脚下向他跪拜的人,他们也曾少年相识,互许终身,他良久后说:“更深露重,你向来受不得凉,起来吧。”
赵慕柔却不动,她抬起头来,缓缓从衣袖中取出一份奏疏,呈给他,“臣妾贵为一国之后,上不能母仪天下,下不能约束兄长,教养皇子,臣妾请陛下赐臣妾一死。”
赵慕柔生性温和,几乎没有如此坚毅言色过,她抬眼看着他。
他们此刻比谁都知道对方的心里在想什么。
帝王颜面不可撼动,明仁帝留了萧珣一命,意在彰显仁德,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琴瑟和鸣相伴了二十年,若是此时废后,那他便是冷酷无情。
明仁帝拿起奏疏说:“你知道朕不会这么做,中宫仍是你做主,你有什么想做的,去做便是。”
赵慕柔再次叩首道:“臣妾自请入相国寺,祈福尝罪。”
明仁帝在烛火下看着她,终究说道:“相国寺在京郊,天太凉,朕准你在宫内设祠供香。”
明仁帝翻看了奏疏,又说:“都准了,不过是一些个杂役,这等小事以后不用来给朕过目了,你自己决定吧。”
赵慕柔垂眉谢恩,“谢陛下隆典。”
他们曾相濡以沫,琴瑟和鸣,以至共御天下。
这些在帝王术面前终究是浮云。
你我皆棋子。
***自此,镇北军谋逆案结。
顾家乱臣私调粮草于三月前伏诛,镇北军统帅赵慕英造反于今日问斩,东宫詹事林崖私交外臣于今日处决,其余党羽二百余人一律处决。
罢黜萧珣太子位,迁东寺。
秋霜露寒之下,阳光斜照,闭塞的宫门缓缓打开,萧珣在羽林军的拥护下,搬到了荒凉的东寺。
今夜月朗星稀。
东寺是前朝旧寺,前朝常作占星之用。
随着王朝更迭,几经战火,首至本朝才重新建了起来,用作相国寺僧人进宫之斋所。
但不知为何前些年又走了水,新建后便弃用了。
随行的太监宫娥们正在打扫这所荒寺。
萧珣迎着月色,在萧索里将这处新窝窝里里外外逛了一圈,竟也走了半个时辰之久。
苦中作乐里觉得也挺好的,毕竟自己家走个三十秒就没了。
宫娥们见他回了主屋,依然向他行礼,他仍然习惯不了,思及自己早己是庶民之身了,便笑着说:“不用行礼了,我现在是庶民之身。”
萧珣扫过众人才发现都是熟面孔,问道:“你们还愿意跟着我?”
按照他平日博览群书的记忆来看,他们不应该是这个表现。
为首的宫娥换作宋云,原是东宫主事宫女,她抬头说:“殿下仁善,我们愿意跟着,娘娘也己应允了。”
又跑来一个小黄门,换作杜福安,从前跟着林崖做事,行了礼说:“去了哪里都是一样,殿下是好人。”
“林崖怎么舍得让你一个人过来的?”
尔虞我诈的哪有什么好人,萧珣好笑地说。
杜福安没曾想他会这么问,一时心潮澎湃,忍不住难过地发抖,隔了好一阵才答话,“没有,林大人说了殿下会是个好人。”
他从杜福安的表现里察觉出了什么,可怜他现在才明白。
不能再跟着我走了,原来是这个意思。
不等萧珣发话,宋云便先迎着他进屋里坐去,替他披着厚氅衣。
萧珣指尖凉意阵阵,几日里他在封闭的宫门里听不见任何消息,遥遥不知命在何方,他接轨了这具身体的所有知识见解,预见与看见了太多人在权力沉浮里的命运,身居高位者不得不妥协,下者仰望上者而活,亦有人为理想做出了选择。
屋门迅速响了两响,来人生怕夜风跑进屋里了,萧珣接过一碗汤药。
邱若晨朝他一礼,道:“我答应了师父,要救你的。”
萧珣指尖隔着药碗微微发暖,看过去,哦,是那个被他留下来的小大夫。
他苦着眉头将药喝了干净,想:好人都要有好报。
枉死者皆有昭雪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