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教书先生都是跟村里夫子一样的老头,却不想竟然有这么年轻的。再抬头看了看面前的人,那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赞叹道:若相由心生靠谱,这夫子必定是个绝世正派!
“学院放了你们七日假期,这才第三天,你怎么就回来了。”
夫子让两人起身后问道,目光看向的却是林豆儿。看那眼神,显然是有了自己的判断,又继续道。
“不论你带来的小姑娘是谁,书院都是不收女学生的。”
林豆儿听到这话,脑子一顿。
大先生,我真没想拜师!
她正要解释的,那边方智勇已经有条不紊地开了口。
“老师误会了,这位是学生族中小妹,她今日随学生进城,是来为她那欲求学的兄长选书,学生也是为此特来请教老师的。”林豆儿目瞪口呆看向身边一句话概括了起因经过结果的人,有些吃惊。
这是所好学校啊,田园小霸王也能教得如此知礼温和!有手段!
没想到自己提一嘴选书,他会想得如此周到,竟带自己来找夫子咨询。
也是这会儿,林豆儿这才真正注意到,比自己大了四岁却在自己眼中一直是个小男孩的人,早已经不是小时候非要拉着自己与三哥在他家田里乱跑,弄得那些帮工的人手忙脚乱的人了。
眼前的方智勇,棱角分明了许多,眉目疏朗,已然能看得出端端正正的模样了。
最重要的,是眉宇间的读书人气质开始显露,虽然和自家二哥一般大小,这一份书卷气却让他显得沉稳不少,带着阳光味的沉稳。
但帅还是二哥帅。
夫子没有立即开口,像是思索一番后,才用很严肃的口吻,问道:“你兄长多大,都读过些什么书,为何会让你这么个妹妹来替他寻书?”
林豆儿想了想,觉得兴许是个推广三哥的机会,便尽量详尽地将情况道出:“家中清贫,兄长是在村学外悄悄学一些启蒙的。不过兄长耳力好,记性也好,回家借了堂兄的书,没多久就能将《三字经》、《千字文》等一类的启蒙书籍背诵下来,字也认全了。”
夫子听着眉眼挑了挑,严肃劲儿舒展了几分。
见夫子没轻视自己,认真在听自己发言,林豆儿愈加想要三哥来这里读书了,开始不疾不徐地添油加醋起来,“最近这两年来,兄长把家父当年读过的《春秋》和《尚书》看完了,又抄了《孟子》来读。他近来有些困惑,念叨着家中的书与夫子讲解的好似有些微区别。”
果然,听完最后这句,这位夫子明显眸光一闪,似是有一抹惊艳掠过。
她三哥确实发现了不同,不过他以为是自己愚钝,才有这样的偏差。
后来,林豆儿悄悄问了方智勇,方智勇说,这两年确实老在印新书,弄得旧版本他们只能处理价卖。她也因此推断出,大晋在搞新课改。
改来改去的,差别也没太大,但哪怕一处注解改变,于学子们都是有影响的。
“家中似乎还有《汉书》残本,哥哥也是翻过了,不过是没看全。”想了想,林豆儿又补充道。
这一回,夫子没有想很久,而是起身,让两个小人儿随他一同前去,一边走,一边又问:“你哥哥可读过《论语》了?”
“家中和二伯家的论语都遗失了,我三哥只在智勇哥哥那里读过几篇,那几篇我记得哥哥已经背下了。”林豆儿边思考边回答。
她猜测夫子大约是想知道三哥到底读了多少,又继续试探道:“前头我一进书院,就觉得九思二字耳熟。方才夫子问及论语,我突然想起三哥前些日子念过一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就快到一个题着“和而不同”的屋子前,夫子突然停了下来。这回,林豆儿清清楚楚在他脸上瞧见了惊讶,眼底还有分明的惊喜,便又大着胆子,继续软糯着声音开口。
“哥哥念完都会叹气,说只懂背,大约觉得这与圣人说的‘君子三思而行’有关,只是不知道九思到底该如何理解才对。我进来看到夫子的书院名字叫“九思书院”,是和哥哥不解的这句话有关吗?”
这位初见时和蔼却并存严肃的夫子,已经全然眉间舒展,面色动容了,和之前的模样比,于庄肃祥和之下,更生出许多亲切,大概是他投来的目光有了温度?
“不错,你哥哥教你的那句话,正是王夫子这学院取名的出处。”
王夫子点点头,正要回答林豆儿,突然从题着“和而不同”牌匾的屋里,走出来一个小郎君。
一个配得上端方君子四字的小郎君。
小郎君看着约摸十三四岁,却面如冠玉,身姿笔挺修长,长眉入鬓显得精神焕发,一双略显深邃的眼眸,却说不出的灵秀清澈。如朝露,似水晶。
这不就是校园时代干净如白纸的校草人设吗!
果然是有校园就有校草啊。
小郎君一衫白衣胜雪,手持着一卷书。服饰并不华贵,却依旧风度翩翩,在那门口笔挺挺地站着,就跟一幅画儿似的。
林豆儿那只画手蠢蠢欲动,恨不能立即以这张脸为基础,画一整套男主立绘。
想她前世读书时,也是对各位校草的脸怦然心动过的!盛世美颜谁扛得住啊!
虽然那抹心动转瞬即逝,但也是她兼职画美男立绘的素材来源。
此刻不能画来赚钱,这张脸真是……太可惜了。
尽管俩人有些距离,林豆儿还是立即收回了视线。太过露骨的目光,可别吓着了小哥哥。
其实林豆儿跟棵豆芽菜似的,看着比年龄还小点儿,真盯着多看几眼,也不惹人注意。
打这小郎君出现,夫子的眼光也从林豆儿身上转到了他身上。
只见小郎君用那清冽的少年音接着说道:“这句话说的是君子时常要存有的思虑,对不同的境况,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有时时的自问和认真的思考。三思而后行,毕竟行后便没有思虑再重来的机会了。夫子,我这样理解可以吗?”